要闻 highlight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 清华港生团队获全国案例赛第一名:香港乡村振兴案例可为全球提供经验价值

要闻

自有逸致,悦聚环宇丨惠州中海环宇天地招商启动会圆满启幕 自有逸致,悦聚环宇丨惠州中海环宇天地招商启动会...

自有逸致,悦聚环宇!2023年8月4日, 惠州中海广场丨环宇天地项目招商启动会暨首批品牌商户签约仪式盛大...

财经

CPI涨幅回落,未来物价走势如何? CPI涨幅回落,未来物价走势如何?

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数据,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4.3%,涨幅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

金融

全面实施T+0交易条件不具备 全面实施T+0交易条件不具备

记者4月12日从接近监管人士处获悉,T+0交易制度对投资者适当性等配套制度的要求较高,还需要时间准备。 ...

清华港生团队获全国案例赛第一名:香港乡村振兴案例可为全球提供经验价值

发布时间:2022/09/25 要闻 浏览:141

 

数百年前,一支客家人从北向南迁徙,最终来到香港,扎根在这片土地,建起了荔枝窝村。斗转星移,荔枝窝村历经繁荣兴衰,似乎一度被遗忘,但最终在香港这个国际都市中摸索到自己的乡村振兴之路。如今一群香港青年沿着曾经的痕迹,将村子的故事带回历史的起点,期待将香港的经验和内地分享。

8月13日至14日,第六届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决赛在郑州市举行。四位就读于清华大学高级公共管理硕士(EMPA)的香港青年邢文威、尚海龙、梁志恒、莫盛凯,与清华大学MPA学生蒲晞组成“香港乡村振兴队”参赛,凭借参赛案例《成熟后现代社会发展阶段的乡村振兴经验、困境与启示——基于对香港特区荔枝窝村复兴历程的探寻和思考》荣获本届大赛特等奖第一名。

而夺冠并不意味着结束。比赛结束一个月后,他们复盘这段历程,至今仍然能从这段经历中汲取到不同的力量。“我们更加了解到香港的发展变迁,这也成为我们未来的某种指引”。邢文威告诉记者,虽然鲜为人知,但乡村其实是香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也经历过由盛及衰、又由衰至兴,在乡村振兴方面有着独特经验。“香港向来以繁华都市的形象为人所知,就连许多香港人都不知道,原来香港还有七百多个乡村。”

“香港乡村其实是香港历史的折射。”邢文威说,像荔枝窝村这样的村庄,也见证着数百年间香港和内地的密不可分。在调研荔枝窝村的过程中,走过这个村庄的发展历程,身为港人的他们也仿佛和这个古老村落产生了命运的共鸣。这支调研的队伍,有人是来港十几年的新移民,有人是曾在海外读书工作多年的回流港人,几乎所有人都有过漂泊的经历。但命运使他们最终扎根在香港,就如同荔枝窝村一样。

身份各异的他们因为对香港的感情走到了一起

香港社团总干事、香港警司、湾区IT创客、AI企业高管、青年学者……看起来八竿子打不着的一群人,却因为一个学位、一场比赛走到了一起。因为他们都有着共同的愿望:更加了解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

土生土长的“香港小孩”,梁志恒和莫盛凯因为不同的原因到内地求学。梁志恒是一名香港警察,还曾亲身经历过带来的伤害:2019年11月的风波中,他作为新界北总区机动部队大队副指挥官,在前线被黑暴的汽油弹击中着火,面临生命危险。作为香港纪律部队人员,他申请了清华大学和香港警务处合办的EMPA(香港公共治理项目),希望能学到内地管治经验,从而帮助香港更好地发展。而莫盛凯则是新一代的回流港人,此前在加拿大生活工作了15年。“漂泊这么久回到家乡,当时突然感觉对香港有些陌生,所以很迫切地想要通过各种方式了解香港。”

邢文威和尚海龙都是由于求学、工作等原因十余年前从内地到香港定居。“就在2018年的时候,我看到清华大学EMPA项目的广告:‘要使一批知国情懂港情的人能够成为香港未来的中坚力量’。那一瞬间我被打动了。”就这样,尚海龙成为了清华大学首届EMPA(香港政务人才项目)的毕业生,而邢文威则成为了他的师妹。

怀抱着认识香港、认识国家的共同愿望,身份各异的香港青年们成为了清华大学EMPA(香港项目)的一员。这个项目不仅传授研究生区域治理的知识,更训练研究生参与社会管理与政府实务的能力。“清华真的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平时会举办非常多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不同背景的同学们可以相互交流合作,在实践中精进自己。”邢文威说,她就这样认识了自己其他的队友,并最终在老师的帮助下组建队伍,参加比赛。

“香港乡村振兴队”在荔枝窝村调研

顶住压力彻夜备赛的十个月

参加比赛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从选题到备战,从实地调研到现场决赛,每个环节都充满挑战。邢文威在香港客属总会工作,并在工作过程中了解到荔枝窝村的故事,从而产生了以此作为研究案例的想法。“这个想法很新颖,但做成案例课题却很难。”邢文威和队友都坦言,这个案例的研究过程比他们想象中的难度要高得多。

“很多人看到课题的第一反应都是:香港有乡村吗?”尚海龙说,哪怕在香港,许多人也完全不了解乡村的存在,因此他们首先要证明课题具备普适性价值,“通过荔枝窝村的案例是可以为香港、为内地、甚至为全球的乡村提供经验价值的。”为此,“香港乡村振兴队”深入荔枝窝村调研十数次,并联系政府和相关民间机构,收集整理一手资料15万字,不仅深入了解香港乡村的发展史,还对比了内地乃至世界范围内的乡村发展案例,“最终总结出一个普遍的、可以借鉴的香港乡村振兴路线”。

比赛本身也意味着难度。“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由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办,旨在引导相关学科研究生关注我国公共管理实际问题,通过比赛过程提高运用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MPA教育与公共管理实践、与国家发展大局更加紧密结合。而“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更是目前我国唯一被政府认可和指导的专门面向研究生群体的全国性赛事。“这是一个学术性、专业性非常强的比赛,”莫盛凯说,“决赛还要上场展示、和对手辩论,整个赛程时间紧张但环节多元,对我们也是一个全面的考察。”他还笑称,作为香港人,如何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也成为了一项巨大挑战。但在内地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经过不懈练习,他们都在场上完美地用普通话完成了比赛,梁志恒更因场上表现优异获评“最有价值队员”。

此外,由于比赛是在非脱产情况下进行的,所有队员都是顶着工作和比赛的双重压力度过了十个月。作为警察的梁志恒,更是队友口中“最辛苦的人”。由于警察工作繁忙,年初香港还爆发了第五波疫情,除了日常工作、防疫抗疫,梁志恒还亲身参与所在辖区两间方舱医院的兴建,并负责管理辖区内和内地物资往来的两个关口,加班成了常事,有时直接就睡在办公室里。然而,此时也正值案例材料写作的关键时期。为此,梁志恒常常下班后就简单休息,凌晨两点起床开始写材料,一直写到早上六点,再打起精神奔赴抗疫前线。就这样坚持了整整一个月,梁志恒和队友一起完成了参赛案例材料的写作任务。

“虽然整个过程都非常辛苦,但好在团队之间大家能彼此扶持、互相打气。”梁志恒说,回忆那段“艰苦”的日子,能坚持下来多亏团队和清华大学老师们的支持。“因为看到大家都为这个比赛付出良多,更加觉得要坚持下去不能辜负大家。”秉持着这样的信念,“香港乡村振兴队”挺过了无数困难,一路坚持走到了决赛,更在决赛的舞台上大放光芒,一举夺魁。

香港乡村振兴经验对内地具有借鉴意义

“决赛现场是在河南,这正是荔枝窝村发源的地方。”邢文威说,仿佛冥冥中自有天意,让大家把荔枝窝村的故事又从香港带回河南。“回归25年,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方式让大家看到香港和内地的紧密联系,也通过自己的行动促进两地的交流合作。”

“通过香港的案例,我们可以对乡村的发展路径和未来的定位产生不同的思考。”在这支五人队伍中,唯一的内地同学蒲晞也在和香港同学们的合作中收获颇多。除了对香港同学们的专业与勤奋感到敬佩,她也逐渐认识到,香港和内地乡村振兴道路的差异。“内地的乡村振兴一直由政府扮演主要推动的角色,是由上及下的;而香港的乡村振兴中,民间的力量会更加活跃,产生了由下及上的模式。”

“回归25年来,‘一国两制’下的两地乡村走出的不同发展路线,也带来了值得参考借鉴的发展经验。”蒲晞表示,自己此前也在社会组织中参与过内地乡村振兴工作,主要着眼于脱贫攻坚等经济角度的扶持;“而香港的荔枝窝村则是通过挖掘生态文化价值来实现乡村振兴。”对此,她认为,香港荔枝窝村的案例也能给内地乡村振兴带来一些新的思考角度。“这也是我们做这个案例的初心”,尚海龙说,“香港可以为内地提供后现代社会发展的案例。刚刚实现脱贫攻坚的内地乡村,在迈向全面小康的过程中,或许可以借鉴香港乡村的发展经验。”

而比赛虽然结束了,但这段经历对大家的影响却并没有结束。“在比赛中学习到的案例学习方法对我们的日常工作也非常有用。”梁志恒说,案例学习方法对香港警务处乃至香港特区政府来说都是值得学习的。“通过案例分析把理论和实践结合,可以总结传承工作经验,有助于我们提高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他希望自己学成归来之后,能将这种方式在工作中推广,进一步回馈警队。

“在比赛中我们也更进一步地认识了香港,了解到香港和内地的紧密关系。”莫盛凯说,自己在案例研究的过程中也加深了对家乡的了解,“此前我甚至不知道香港还有乡村,也没有想过乡村对于香港有什么价值”。而在这次比赛后,大家都纷纷表示会在未来的工作中继续关注乡村振兴,为香港乡村发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梁志恒说:“比如在做地区工作的时候,我也会开始帮忙关注乡村发展,和很多村庄的村长交流振兴经验。”对这几位香港青年来说,比赛的十个月也是对脚下土地的献礼。“只有更加了解香港、只有学习到更多知识,我们未来才能够真正为香港做出贡献”。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