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highlight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 中改院“以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改革形势分析会召开

要闻

自有逸致,悦聚环宇丨惠州中海环宇天地招商启动会圆满启幕 自有逸致,悦聚环宇丨惠州中海环宇天地招商启动会...

自有逸致,悦聚环宇!2023年8月4日, 惠州中海广场丨环宇天地项目招商启动会暨首批品牌商户签约仪式盛大...

财经

CPI涨幅回落,未来物价走势如何? CPI涨幅回落,未来物价走势如何?

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数据,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4.3%,涨幅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

金融

全面实施T+0交易条件不具备 全面实施T+0交易条件不具备

记者4月12日从接近监管人士处获悉,T+0交易制度对投资者适当性等配套制度的要求较高,还需要时间准备。 ...

中改院“以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改革形势分析会召开

发布时间:2020/07/23 要闻 浏览:357

近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举办“以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线上改革形势分析会。国内专家学者围绕“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突破释放农业农村活力”“以制度型开放深化服务业市场化改革”等议题开展讨论交流,积极建言献策。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彭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进程相对缓慢。他认为,“十四五”时期,一是要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重点是全面深化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实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同等入市,同价同权;二是进一步深化产业用地市场化的配置改革,充分利用市场经济盘活存量用地和低效率用地,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的范围,推进国企存量用地的盘活利用,同时完善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的税费制;三是合理利用闲置用地和现存土地,关键在于深化农村宅基地改革,实质性启动宅基地退出权改革,鼓励宅基地盘活利用,探索宅基地跨集体流转;四是进一步改革土地计划管理方式,赋予省级政府更大的用地自主权。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原会长宋晓梧指出,劳动力市场是要素市场中最活跃、最根本的市场。完善劳动力市场的配置,当前重点是两个畅通,畅通落户渠道和畅通职称评定渠道。还要促进激活技术产权的激励,激活中介服务的活力。另外,把数据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是一个创新的提法,可以探索,但要考虑更好地保护公民隐私权。此外,还应该重点研究企业家的管理要素。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认为,“十四五”时期,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突出重点,分类推进。在劳动力、土地、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领域,改革的目标是消除要素配置扭曲,把资源配置到效率更高的领域,使经济达到潜在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在技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领域,改革的目标是加快培育发展技术和数据要素市场,推进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和产业技术变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使潜在的生产可能性边界达到国际前沿水平,从而进一步释放经济增长潜能。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原主任宋洪远认为,这一轮土地制度改革涉及到三个方面,既涉及到土地产权制度,又涉及到要素市场,还涉及到产业发展用地制度。改革目的旨在解决土地怎么利用的问题。如果改革到位了,政策落实了,就能够激活农业投资主体,二是激活市场,激活最重要的土地要素资源,由此为培育和建设市场经济打下重要基础。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刘守英认为,要大力发展乡村产业,提升乡村的经济活动机会,将乡村经济活动从单一化、窄化走向多样化,提高乡村经济活动的回报率,打通城乡要素市场的对流。由此,释放我国乡村的巨大发展空间。

刘守英还提出,未来决定城乡关系的重要因素由原来的土地制度的行政配置转向人的流向,在下一轮城乡发展进程中,要通过人的城市化解决人的经济活动机会与人的权利的平等,在此基础上推动土地制度的改革、要素市场化改革和人的城市权利的改革,从而为我国经济重构和下一步改革拓宽空间。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副所长、研究员姜长云认为,科学理解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要注意5个方面。一是要从国家战略角度理解乡村振兴或者是城乡融合问题;二是要将推进改革和强化规划引导结合;三是要注重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借此解决农业农村权利被边缘化问题;四是要突出改革实效务实推进;五是要有底线思维。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就深化要素市场配置改革提出了五点建议。一是建议要素配置改革不仅要着眼于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而且要着眼人的发展和社会治理改革;二是建议对于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不要“完全”看成割裂的“两个板块”,而要在“很大范围内”看成“形神兼备”的有机整体;三是在要素产权的提法方面,采用“承认”“尊重”产权等提法,激发内部活力;四是建议增加管理要素(企业家)市场体系完整化;五是建议在实践中可把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配置结合起来,“拓展”到某些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以及行政资源方面。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认为,现代市场体系中,对于要素市场必然客观要求融为一体化平台,要基于此探寻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的长远出路。他建议,中国土地制度改革在所有制方面,要使之和现代市场体系对接兼容,长远出路可以考虑土地最终产权实行一个平台上的国有制。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提出,以制度型开放深化服务业市场化改革的当务之急是形成公开市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例如,打破社会资本进入服务业的各类有形和无形壁垒,全面实现服务领域的平等竞争,以产业政策转型促进服务业市场化改革。此外,要充分发挥科技革命对深化服务业市场化改革的推动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认为,要抓紧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一是要紧盯国内循环发展的重点,精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是要提升国际循环的控制力和稳定性,争取区域循环的新突破;三是要统筹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融合发展,注重两个循环的内在关联和协调。“强化国内外产业链的关联互动,防止两个循环生态体系的脱钩,推动关键领域的进口替代,打通国内国外循环的痛点和堵点。”他说。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李曙光对金融立法提了四点建议:第一,修订《中国人民银行法》,要将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和金融监管协调放到一个很重要的位置;第二,解决影子银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等问题,要注重金融监管的法律建设,建立更好的法律规则;第三,建议制定一个统一的债券法,强化市场的统一监管;第四,要完善市场退出机制的法律,重点是加快修改《破产法》和制定《个人破产法》。(完)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