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世界的香格里拉—2023年深圳文化旅游推介会今圆满举行
为加强香格里拉市与省外旅游行业的深入合作,进一步扩大香格里拉旅游宣传,有效拓展香格里拉潜在客源市场,快速推动香格里拉文旅业健康发展。3月7日,由中共香格里拉市委、香格里拉市人民政府主办,香格里拉市文...
-
门窗行业复刻定制家居高光时刻,森鹰窗业上市成起点?
据悉,9月26日,森鹰窗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森鹰窗业)将举办上市敲钟仪式,正式登陆深交所。 森鹰窗业是目前沪深两市第一家细分行业为“C2032木门窗制造”的上市公司。 这让笔者不禁想起2011年定制家居...
-
如祺车服网约车租售中心开业,一站式服务持续升级!
9月7日,如祺车服网约车租售中心正式开业。如祺车服网约车租售中心集车型展示、销售、售后等全链条车生态服务于一体,助力如祺车服完善一站式服务能力,持续为广大网约车师傅提供高品质服务体验,为产业链上下游...
今年不良贷款形势总体略有好转 警惕不良资产包价格虚高
发布时间:2018/07/10 金融 浏览:715
今年不良贷款形势总体略有好转 警惕不良资产包价格虚高
业内普遍认为,2018年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将与2017年基本持平,不良贷款形势总体上略有好转。当前,需要密切跟踪制造业、房地产业不良贷款增长规模和增长速度,有效防范化解相关风险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僵尸企业”加速出清、煤炭钢铁等传统行业去过剩产能等政策效果逐渐显现,我国不良资产状况备受关注。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发布的《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2018》显示,今年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将与2017年基本持平,不良贷款形势总体上略有好转。但是,仍然需要密切跟踪制造业、房地产业不良贷款增长规模和增长速度,有效防范化解相关风险。同时,还需警惕当下不良资产包价格虚高可能引发的资金链条断裂风险。
不良贷款形势稳中趋好
在经历了此前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持续“双升”的“阵痛期”后,2018年有望进入平稳期。《报告》显示,业内普遍认为,2018年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将与2017年基本持平,预计2018年银行业不良贷款形势总体上略有好转。
首先,从不良贷款规模来看,由于短期内信用风险仍将继续释放,我国不良资产规模将稳中有升。
根据监管数据,截至2017年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71万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74%,比2016年减少了0.01个百分点,基本保持平稳。但与此同时,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类信贷不良资产规模增长较快,由于客户群体、风控能力等限制,不良资产比例要高于商业银行;非金融企业的应收账款规模也出现大幅攀升,平均回收期限略有延长,沉淀形成的坏账明显增多。
其次,就不良贷款率来看,其走势将相对平稳。一方面,此前一系列改革措施成效渐显,目前国内企业经营环境及盈利状况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部分企业债务负担明显降低,这意味着商业银行部分信贷风险也随之降低;另一方面,商业银行正加大不良资产的清收和处置力度,如加快坏账核销、设立债转股子公司、发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等。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不良底层资产改善,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有望提升,特别是针对过去风险高度集中的产能过剩行业,银行信贷资源已逐步压降,由此腾挪出更多信贷空间,有助于进一步改善实体经济效益。
“在宏观经济企稳、风险管控加强形势下,目前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总体相对平稳,拨备覆盖率和拨贷比显著高于监管要求。”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发展规划部副总经理董裕平说。
高度关注房地产业风险
2018年不良资产将集中出现在哪些行业领域?《报告》预测,银行不良资产规模增长最显著的行业可能是房地产业、制造业。此外,批发和零售业、采矿业、农林牧渔业也需予以关注。
此前,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的不良贷款余额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从规模看,截至2017年末,两者的不良贷款占比分别为31%和33%左右;从比例看,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农林牧渔业、采矿业等传统行业的不良贷款率仍在上升,2017年末分别达到5%、4%、3.7%和3.8%。
究其原因,制造业和采矿业属于产能相对过剩行业,由于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出口增速放缓,制造业面临竞争优势下降和市场扩张有限的双重压力。同时,受美联储加息和美元走强预期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低,叠加一系列去产能政策,煤炭等采矿业受到冲击,积累了一定的债务违约风险。
相较于上述行业,房地产业不良资产更需密切关注。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在此基调下,预计2018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将承受一定压力,涉房不良贷款规模也可能增加。
警惕不良资产包价格虚高
除了各行业变化带来的信用风险,不良资产包价格虚高可能引发的风险同样需要警惕。
《报告》显示,业内普遍预测,2018年金融不良资产成交的相对账面价格为五折左右,总体较高。
“不良资产包成交价格高企虽然与其质量提升有密切关系,但更多是源于市场供需明显改变,存在供需失衡。”董裕平说,与上轮不良资产周期相比,此轮不良资产处置中的定价方法更加市场化。
从供给方看,受“三期叠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等因素影响,不良资产存量及增量依然较大,但商业银行的处置能力有所提升,存在一定“惜售”心理;从需求方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积极回归主业、服务实体经济,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民营资本、私募基金、产业基金等也加大收购力度,市场竞争程度明显提高,大量主体和资金涌入不良资产市场,显著推高了不良资产包的价格。
由此,资产包价格虚高降低了行业投资回报率,对于高资金成本的市场主体而言,盈利空间将受到大幅挤压,甚至引发风险。
与此同时,过度使用杠杆则进一步加剧了这一风险。从实践看,目前高达3倍至5倍的杠杆率大幅降低了不良资产的投资门槛,使得各类公司甚至个人都能进入市场,甚至使得一些本来无法解决债务问题的债务人或担保人也通过配资回购了债权资产。在此情况下,一旦不良资产价格逆转而下,将可能引发资金链条断裂,甚至形成第二波不良资产小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