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highlight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 百姓百样事 门口都“搞定”

要闻

Telesin泰迅推出DJI OSMO 360全景相机专用延长杆 拓展全景拍摄视角 Telesin泰迅推出DJI OSMO 360全景相机专用延长杆 ...

大疆(DJI)最新发布的 OSMO 360全景相机以其强大的影像能力和便携性迅速成为内容创作者的宠儿。然而,...

财经

CPI涨幅回落,未来物价走势如何? CPI涨幅回落,未来物价走势如何?

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数据,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4.3%,涨幅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

金融

全面实施T+0交易条件不具备 全面实施T+0交易条件不具备

记者4月12日从接近监管人士处获悉,T+0交易制度对投资者适当性等配套制度的要求较高,还需要时间准备。 ...

百姓百样事 门口都“搞定”

发布时间:2020/07/08 要闻 浏览:406

  浦东新区的“家门口”、徐汇区的“邻里汇”、虹口区的“市民驿站”、闵行区的“邻里中心”……上海16个区的基层社区,近年来建起了一批家门口的服务站点。这些站点集党建、助餐、养老、亲子等多种服务和资源为一体,日益成为百姓身边的多功能“公共客厅”。

  “年纪大了,自己做饭做不动,油烟也吃不消。到社区食堂吃饭,不仅环境清爽,还能和邻里聊聊天,一起有说有笑蛮开心。”80岁的刘美容老人,住在徐汇区天平街道“邻里汇”附近。她和老伴还有女儿,一周来“邻里汇”的社区食堂吃四顿,都是午餐,每餐三人消费在60元左右。

  浦东新区陆家嘴街道,寸土寸金。市新居民区“家门口”服务站的活动室门口,挂着“市新第二客厅”的牌匾。疫情之前,这个活动室每天的日程安排得满满的:周一合唱班、周二编织班……“个人的小家有私人客厅,社区这个大家也有公共客厅。”70岁的吴阿姨在“家门口”服务站当志愿者,不值班的时候也经常来。“居民自己的空间,自己要管好。”

  “邻里汇”“家门口”是一个缩影。上海各区通过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创新服务模式,积极打造社区15分钟服务圈和“一站式”综合服务体:

  ——压缩办公空间,增加共享空间。天平街道地处上海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找一处合适的建筑做社区服务中心不容易。“邻里汇现在用的房子,原来是区体育局的办公场所。我们达成了共识,尽量把好资源留给社区服务。”天平街道党工委书记高路说。

  “这里原来是我的办公室。”站在“家门口”服务站的咨询室内,市新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李娟说。建设“家门口”服务体系,浦东提出“办公空间趋零化”,所有的村居干部集中办公,一进门就能找到所有人。

  ——资源下沉让社区服务更便利。“请出示医保卡,对准镜头,等待连接……”在市新“家门口”服务站,社工陈欣华给记者演示如何更换就医记录册。浦东的1300多个村居,都配备了摄像头、读卡器等五件套,通过“远程视频帮办”实现资源下沉、服务延伸。

  目前,包括就医记录册更换、新版社保卡申领等212个服务事项,“家门口”服务站就能当场办理。“正是依托家门口服务站,社区15分钟服务圈才成为现实。”陆家嘴街道党工委书记凌军芬说。

  ——以服务站点为载体,推进社区自治共治。种满绿植的小花园、造型优美的凉亭、整齐划一的停车位——虽然是老公房小区,市新居民区的环境看起来非常怡人。

  “老年人希望绿化多,年轻人希望停车位多,这个矛盾怎么解决?只有靠群众自己协商。”李娟告诉记者,在“美丽家园”行动中,依托“家门口”服务站,社区的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开了近百场,居民、业委会、物业各抒己见。凌军芬说:“把好事办好,就得让群众有参与感。三会制度,为社区自治共治提供了平台。”

  “社区工作要充分听取百姓意见。他们有什么样的需求,邻里汇就提供什么样的服务。”高路说。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