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世界的香格里拉—2023年深圳文化旅游推介会今圆满举行
为加强香格里拉市与省外旅游行业的深入合作,进一步扩大香格里拉旅游宣传,有效拓展香格里拉潜在客源市场,快速推动香格里拉文旅业健康发展。3月7日,由中共香格里拉市委、香格里拉市人民政府主办,香格里拉市文...
-
门窗行业复刻定制家居高光时刻,森鹰窗业上市成起点?
据悉,9月26日,森鹰窗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森鹰窗业)将举办上市敲钟仪式,正式登陆深交所。 森鹰窗业是目前沪深两市第一家细分行业为“C2032木门窗制造”的上市公司。 这让笔者不禁想起2011年定制家居...
-
如祺车服网约车租售中心开业,一站式服务持续升级!
9月7日,如祺车服网约车租售中心正式开业。如祺车服网约车租售中心集车型展示、销售、售后等全链条车生态服务于一体,助力如祺车服完善一站式服务能力,持续为广大网约车师傅提供高品质服务体验,为产业链上下游...
银行零售业务转型:房贷、信用卡成2018年绝对主力
发布时间:2019/03/28 金融 浏览:543
房贷受调控政策影响、公司贷款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信用卡成为股份制银行零售转型的重点投放领域之一。

其中,既有信用卡的分期业务费率定价远高于房贷利率,也有多家银行将线上化集约运营作为突破口的因素。
例如,根据招行财报,该行发力“金融科技银行”,两大App已成为客户经营的主要平台,去年末借记卡线上获客占比17.89%,信用卡数据获客占比61.21%。该行以MAU(月活)为北极星指标来推动零售的数字化转型,两大App去年MAU达8104.67万,较上年末增长47.24%。平安口袋银行App去年12月的月活客户数2588万户,同比增长74.6%。
在此情况下,零售业务已经成为部分股份制银行第一大收入来源,甚至利润比重超过一半。
招行、平安的零售业务收入、利润占比过半。2018年,招商银行零售金融业务的财务表现是,营收1232.57亿元,同比增长16.04%,占总收入52.69%;税前利润572.27亿元,同比增长20.24%,占税前利润的57.22%;。平安银行零售业务营收618.83亿元,同比增长32.5%,占总营收的53.0%;零售业务净利润171.29亿元,同比增长9.2%,占净利润的69.0%。
浦发银行零售业务成第一大收入板块,该行2018年零售营业净收入663.26亿元,增幅16.15%,占全行营业净收入的42.48%。
不过,中信银行2018年零售银行营业收入571.32亿元,占总营收的34.7%,占比保持不变;税前利润157.32亿元,占总营收的29.0%,占比大幅下降9.8个百分点。
加快个人信贷投放节奏
在零售转型下,各家银行不约而同地加大了对个人零售信贷的投放。
招行一直被称为“零售之王”,是各家零售银行对标对象。作为后来者,急于转型的平安、浦发与招行节奏相反。
例如,2017年,平安、浦发的贷款投放处于峰值,平安、浦发个贷新增投放分别突破3000亿元、4000亿元,而招行新增个贷投放不到2500亿元,中信则刚超2700亿元。
但是2018年,上述股份制银行的零售贷款投放节奏却趋于一致,全年节奏“前低后高”,上半年新增投放在千亿附近或不及,下半年放量猛增。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个人信用类贷款ABS出表一支较大,会对各分项数据有所影响,例如2018年有787.85亿元以信用卡贷款为基础资产的银行CLO发行。
不考虑信贷出表因素,2018年下半年,招行、平安、浦发的零售贷款新增投放相差不大,都在1300亿元以上,分别为1384.99亿元、1550.87亿元、1434.67亿元,环比上半年分别多增529.54亿元、151.96亿元、458.37亿元。中信银行个人贷款投放猛增,新增1888.81亿元,环比多增1248.46亿元。
不过,招行有意控制零售投放节奏,个贷占比不断下降。到2018年末,招行零售贷款总额约1.8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81%,占总额的51.40%,较上年末下降1.96个百分点。
其他三家银行个人贷款总量不及招行,但也突破1万亿元,仍在加大个贷投放。截至2018年末,平安、浦发、中信的个人贷款余额分别约为1.15万亿元、1.48万亿元、1.48万亿元,占贷款总额比重分别为57.8%、41.8%、41.1%,较上年末提升8.0、2.91、2.6个百分点。
3月26日,招商银行副行长兼董秘王良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该行在信贷资源投放上适度向零售业务倾斜,增量的贷款资源更多地投向零售,零售里信用卡、房贷、消费贷、小微贷要根据各类业务品种的风控能力均衡摆布,并根据市场的情况做适度的微调,整体上贷款的增速是和风险控制能力相适应,结构上适度倾斜。
信用卡放量猛增
从具体投向来看,2018年下半年,个人住房贷款新增略有加快,但信用卡放量猛增,平安、中信等部分银行开始有意收缩非信用卡类消费或信用贷款。
招行的房贷环比上升,2018年上半年、下半年分别新增398.81亿元、554.69亿元,是仅次于中信的、对房贷投放力度较大的股份行;中信仍将住房抵押贷款作为投放主力,同期分别新增607.72亿元、756.80亿元。
除平安不将房贷作为主要投向外,浦发银行房贷同期分别新增359.62亿元、478.91亿元,下半年环比上升。
与之同时,部分股份制银行开始收缩消费贷款。
例如,中信银行消费贷款收缩,分别减少11.50亿元、241.86亿元。平安银行大额信用贷款品种“新一贷”2018年下半年新增仅89.76亿元,较上半年新增563.65亿元大幅少增。该行信用卡和“新一贷”不良率有所上升,其中信用卡不良率1.32%,较上年末上升0.14个百分点;“新一贷”不良率1.00%,较上年末上升0.35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信用卡贷款(或待偿余额)成为各家股份行投放“绝对主力”。
在不考虑信用卡资产证券化“出表”影响的情况下,招行、平安、浦发、中信2018年下半年的信用卡贷款新增分别达632.72亿元、875.62亿元、223.14亿元、1153.53亿元,而在2018年上半年,上述四家银行分别新增398.81亿元、821.33亿元、-71.91亿元、-66.04亿元。
与之对应,是各家银行仍将发卡作为业务重点。如,招行去年全年信用卡流通卡数8430.44万张,较上年末增长34.98%;信用卡不良贷款率1.11%,与上年末持平。平安银行在财报中表示,零售端将逐步实现以LUM(资产业务)拉动AUM、以信用卡带动借记卡,去年信用卡流通卡量5152万张,较上年末增长34.4%。浦发信用卡去年累计发卡5650.54万张,同比增长37.26%;不良率1.81%,较上年末上升0.49个百分点。
中信银行在报告中称,受现金贷等行业乱象影响,国内信用卡贷款不良率有所提升,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对于信用卡风险的担忧情绪。该行认为,对比国际经验看,当前中国居民杠杆率、信用卡应偿余额占比、人均持卡量等前瞻指标仍处于较安全水平,信用卡业务仍有广阔发展空间;该行仍将进一步保持信用卡业务的投入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