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cj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报告:广州近五年人才净流入稳定增长

要闻

香港创意之作席卷2025中国国际漫画节动漫游戏展 引领娱乐新浪潮 香港创意之作席卷2025中国国际漫画节动漫游戏展 引...

10月2日至10月5日,中国内地动漫游戏领域的重要盛会,2025中国国际漫画节动漫游戏展将在广州保利世贸博...

  • 2025丹霞杯扑克大赛即将登陆韶关 德信竞技助力小城...

    10月8日,2025丹霞杯扑克大赛将在广东省韶关市盛大开赛。这项由韶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德信竞技等智力竞技品牌协办的赛事,将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智力扑克高手和爱好者同场角逐,为这座以自然风光闻名的岭...

  • Telesin泰迅推出DJI OSMO 360全景相机专用延长杆 ...

    大疆(DJI)最新发布的 OSMO 360全景相机以其强大的影像能力和便携性迅速成为内容创作者的宠儿。然而,想要充分发挥这款相机的潜力,合适的配件至关重要。Telesin泰迅迅速响应市场需求,推出的可延长杆等兼容配件...

  • 自有逸致,悦聚环宇丨惠州中海环宇天地招商启动会...

    自有逸致,悦聚环宇!2023年8月4日, 惠州中海广场丨环宇天地项目招商启动会暨首批品牌商户签约仪式盛大召开。 招商启动会正式开始前,惠州市商务局领导与部分品牌商户代表,就惠州商业市场情况及商业投资环境...

财经

CPI涨幅回落,未来物价走势如何? CPI涨幅回落,未来物价走势如何?

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数据,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4.3%,涨幅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

金融

全面实施T+0交易条件不具备 全面实施T+0交易条件不具备

记者4月12日从接近监管人士处获悉,T+0交易制度对投资者适当性等配套制度的要求较高,还需要时间准备。 ...

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报告:广州近五年人才净流入稳定增长

发布时间:2022/05/23 财经 浏览:226

5月17日,招聘平台(智联招聘)联合智囊机构(“泽平宏观”课题组)发布《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2》。报告显示,广州和深圳互为人才外流目标城市的第1位;广州2017-2021年人才净流入且持续稳定增长。

流动人才主要集中在这些行业

报告通过分析招聘平台有求职行为用户数据发现,在求职人才中,约四成为跨城求职者,即现居住城市和简历投向城市不同的流动人才,2021年跨城求职者比2020年增加7.4%。2021年流动人才中18-30岁人才占比64.4%,高于求职总体的59.4%,30岁以下人才更有可能跨城求职。

从学历看,2021年流动人才中56%为本科及以上学历,高于求职总体的47%。报告认为,这表明高学历人才更有可能跨城求职。从工资看,2021年流动人才中30%月收入为8K以上,高于求职总体的26.7%。

 

从行业看,2021年流动人才中52%分布在IT互联网、房地产、制造业。2021年求职人才最多的前三行业是IT|通信|电子|互联网、房地产|建筑业、生产|加工|制造,分别占比19.5%、16.1%、13.9%,合计占比49.5%;流动人才最多的前三行业也是上述三个行业,分别占比18.7%、19.3%、14.1%,合计占比52%,说明流动人才分布更加集中,且流动人才在房地产|建筑业的分布远高于所有求职人才。

珠三角人才净流入逐年上升

报告设置了“人才吸引力指数”,数据显示,广州位列2021年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前四。

其中,人才净流入占比【(流入某城市的人才-流出某城市的人才)/全国流动人才总量】是人才吸引力指数的核心指标。报告分析指出,2017-2021年东部地区人才净流入占比从6.2%增至12.9%,人才持续向东部集聚,得益于雄厚的经济基础和较高的战略定位;中部地区人才持续净流出,且2021年净流出占比略有下降;西部和东北地区人才持续净流出,且2021年净流出占比加大。受政策放宽影响,2020年开始一线城市人才净流入占比由负转正,且2021年继续增加。

报告指出,应届生和硕士及以上人才更倾向往一二线城市集聚,尤其是硕士及以上人才更倾向往一线城市集聚。数据显示,2021年应届生、硕士及以上人才将简历投向一线城市的占比为20.7%、30.0%,分别高于流动人才流向一线城市1.6、11个百分点。

2021年,长三角、珠三角人才持续集聚。其中珠三角人才净流入且逐年上升,2017-2021年从2.0%增至4.1%。

广州和深圳互为人才外流目标城市的第1位

报告指出,广州2017-2021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5%、0.5%、0.6%、0.9%、1%,人才净流入且持续稳定增长,主因广州经济发展速度快、生活成本在一线城市中最低;广州人才流向珠三角城市占比42.1%,高于北京流向京津冀、上海流向长三角城市,珠三角城市群人才内循环更强。

 

从人才流入流出看,2017-2021年广州人才流入占比从4.3%降至3.7%,人才流出占比从3.8%降至2.8%,呈逐年下降趋势,人才跨区流动性下降,由于流入下降幅度小于流出下降幅度,使得总体人才呈净流入,并且占比不断增加。

 

广州和深圳互为人才外流目标城市的第1位。报告显示,流出深圳的人才中12.4%流向广州,流出广州的人才中16.9%流向深圳。人才向广州流入的前十大城市合计占比39.1%,低于2020年前十大来源地的41.0%。其中珠三角城市有3个,合计占比20.2%,占比较去年略有下降。从去向看,广州人才外流的前十大城市合计占比55.5%,低于2020年的58.2%。其中珠三角城市有6个,合计占比42.1%。与之相比,北京流出人才中13%流向京津冀城市群,上海流出人才中17.8%流向长三角城市群,深圳流出人才中32.4%流向珠三角城市群。广州人才流向珠三角城市群城市的比重明显更高。

报告分析认为,广州人才流向珠三角城市群城市比重更高,一方面是因为珠三角多为粤语城市、文化相近,另一方面是广州高校数量较多,广东省人才为求学向广州集聚,毕业后从广州回流至省内其他城市。根据教育部数据,2020年广州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人数为130.7万人、位列全国第一。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