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highlight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 毕马威中国:预计2021年将有大批成熟金融科技应用涌现

要闻

香港创意之作席卷2025中国国际漫画节动漫游戏展 引领娱乐新浪潮 香港创意之作席卷2025中国国际漫画节动漫游戏展 引...

10月2日至10月5日,中国内地动漫游戏领域的重要盛会,2025中国国际漫画节动漫游戏展将在广州保利世贸博...

  • 2025丹霞杯扑克大赛即将登陆韶关 德信竞技助力小城...

    10月8日,2025丹霞杯扑克大赛将在广东省韶关市盛大开赛。这项由韶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德信竞技等智力竞技品牌协办的赛事,将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智力扑克高手和爱好者同场角逐,为这座以自然风光闻名的岭...

  • Telesin泰迅推出DJI OSMO 360全景相机专用延长杆 ...

    大疆(DJI)最新发布的 OSMO 360全景相机以其强大的影像能力和便携性迅速成为内容创作者的宠儿。然而,想要充分发挥这款相机的潜力,合适的配件至关重要。Telesin泰迅迅速响应市场需求,推出的可延长杆等兼容配件...

  • 自有逸致,悦聚环宇丨惠州中海环宇天地招商启动会...

    自有逸致,悦聚环宇!2023年8月4日, 惠州中海广场丨环宇天地项目招商启动会暨首批品牌商户签约仪式盛大召开。 招商启动会正式开始前,惠州市商务局领导与部分品牌商户代表,就惠州商业市场情况及商业投资环境...

财经

CPI涨幅回落,未来物价走势如何? CPI涨幅回落,未来物价走势如何?

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数据,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4.3%,涨幅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

金融

全面实施T+0交易条件不具备 全面实施T+0交易条件不具备

记者4月12日从接近监管人士处获悉,T+0交易制度对投资者适当性等配套制度的要求较高,还需要时间准备。 ...

毕马威中国:预计2021年将有大批成熟金融科技应用涌现

发布时间:2021/02/09 要闻 浏览:403

  毕马威中国金融服务业合伙人陈思杰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表示,2020年,中国金融科技服务能力稳步增强,金融⻛控水平明显提高,金融监管效能持续提升,金融科技正在成为中国金融高质量快速、稳健发展的“新引擎”。展望2021年,预计将有大批成熟金融科技应用涌现,在科技赋能的广泛推行下,对于数据保护和加密技术的应用将得到更多关注和重视。

  陈思杰表示,2020年中国金融科技发展有两大显著特点:一是监管层不断加强完善金融科技监管制度;二是传统金融机构加大金融科技创新的步伐。可以说,2020年是中国金融科技 监管与市场协同创新发展的关键一年。

  “中国金融科技领域的⻜速发展,有赖于政策支持和整体市场环境的需求。随着近几年 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和5G等技术日渐成熟,与金融产品和服务场景的结合也日趋紧密。值得注意的是,金融科技创新在严守金融⻛险防范红线的同时,也要针对运用技术带来的新⻛险做出适当的缓释措施。这需要企业端的业务部⻔、科技部⻔、⻛控部⻔的多方配合,同时监管科技的发展能够进一步推动对金融科技创新业务的⻛险把控,这也是金融与科技进一步融合发展的大势所趋。”陈思杰说。

  近日,毕马威发布的《2020中国领先金融科技企业50》报告显示,在目前市场环境和业务发展的大趋势之下,越来越多的金融企业认识到金融科技是其业务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路径,特别是新冠疫情爆发和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之后,各类无接触金融服务需求的大幅提升、数字化转型需求迫在眉睫,金融企业纷纷通过布局金融科技子公司、设立金融科技专项基金等方式加大了对金融科技的投入与创新应用。毕马威中国金融科技主管合伙人黄艾舟表示,中国金融科技飞速发展,在应用场景、底层技术、监管环境等多个关键领域实现突破和长足的进步。对政府和监管机构来说,加快金融科技产业布局,聚力于创新主体的培育,大力发展监管科技是现阶段的重点任务和挑战,对金融科技企业和传统金融企业来说,挑战和机遇始终并存。

  上述报告还显示,目前金融科技企业认为第一大行业痛点在于金融业务需求、科技的落地方式尚存在较大的理解差异和较高的沟通成本,传统科技和系统供应商对核心金融业务实质的理解有限,能够提供具体的技术和产品,但无法为金融业的科技规划提供更全面和⻓远的解决方案,而科技创新金融机构,即金融企业系科技子公司,则是解决这一屏障的有效路径之一。

  新希望金融科技公司副总裁周旭强表示,得益于新科技的应用日趋成熟和国内大循环的独特市场优势,在2020年,银行业金融科技布局已经从单点模块建设转入全栈重构的新航道,市场环境、监管要求、用户需求、业务诉求都已发生结构性变化,新的增长必须从科技侧变革寻找。以新希望金科为例,打造的CROS智慧零售平台,通过一体化解决银行零售痛点问题,提供了全生命周期的整装生产力,取得积极的市场反响。拉通来看,在2020年,很多新技术的应用落地更加广泛,各家企业的各类产品依托自身资源实力,为不同领域、不同地域、不同规模的金融科技用户带来新的产品,助力普惠金融更好落地。

  展望2021年,陈思杰表示,大批成熟金融科技应用将不断涌现,从而大大提升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和可获取性。具体来看,大数据时代下的隐私保护和加密技术将带来新变革;支付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融合化”将成行业关键词;传统金融痛点引导科技解决方案,金融企业对金融科技的投入加大;保险行业数字化转型大势所趋,政府、产业、科技共同推动全流程创新;数字化信用服务领域百花⻬放,多模式创新促进融资 “降本增效”; 资管行业全面科技化,细分领域“科技含量”持续升级;安全性与普惠性凸显,底层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再加速。此外,在科技赋能的广泛推行下,对于数据保护和加密技术的应用将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很有可能在未来监管完善的前提下成为新产品和新服务推广前的必要技术测试环节。

  在周旭强看来,在未来,金融科技将会把大科技与小场景紧密结合,让金融服务进入“微雕“时代。无论是传统的银行业务还是创新金融服务都能够为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地域的人群提供完全定制化的服务。金融科技如何覆盖下沉客群和赋能乡村地区是重要命题,这关系到普惠的真正落地和国家战略的更好更快落实。以新希望金融科技为例,目前正加速推进AI等高科技在中小机构的运用及变革,通过高度集成新技术与银行业务需求,让村镇银行也快速拥有和大型银行一样的科技能力,解决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