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highlight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 十二时辰,看广州职工如何在一线战“疫”

要闻

香港创意之作席卷2025中国国际漫画节动漫游戏展 引领娱乐新浪潮 香港创意之作席卷2025中国国际漫画节动漫游戏展 引...

10月2日至10月5日,中国内地动漫游戏领域的重要盛会,2025中国国际漫画节动漫游戏展将在广州保利世贸博...

  • 2025丹霞杯扑克大赛即将登陆韶关 德信竞技助力小城...

    10月8日,2025丹霞杯扑克大赛将在广东省韶关市盛大开赛。这项由韶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德信竞技等智力竞技品牌协办的赛事,将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智力扑克高手和爱好者同场角逐,为这座以自然风光闻名的岭...

  • Telesin泰迅推出DJI OSMO 360全景相机专用延长杆 ...

    大疆(DJI)最新发布的 OSMO 360全景相机以其强大的影像能力和便携性迅速成为内容创作者的宠儿。然而,想要充分发挥这款相机的潜力,合适的配件至关重要。Telesin泰迅迅速响应市场需求,推出的可延长杆等兼容配件...

  • 自有逸致,悦聚环宇丨惠州中海环宇天地招商启动会...

    自有逸致,悦聚环宇!2023年8月4日, 惠州中海广场丨环宇天地项目招商启动会暨首批品牌商户签约仪式盛大召开。 招商启动会正式开始前,惠州市商务局领导与部分品牌商户代表,就惠州商业市场情况及商业投资环境...

财经

CPI涨幅回落,未来物价走势如何? CPI涨幅回落,未来物价走势如何?

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数据,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4.3%,涨幅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

金融

全面实施T+0交易条件不具备 全面实施T+0交易条件不具备

记者4月12日从接近监管人士处获悉,T+0交易制度对投资者适当性等配套制度的要求较高,还需要时间准备。 ...

十二时辰,看广州职工如何在一线战“疫”

发布时间:2020/02/08 要闻 浏览:340

2020年的春节
是一个特殊的春节
一场从武汉爆发
波及至全国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已成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在这场战争里
数以万计的医护人员挡在疫情之前
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

微信图片_20200206113400.jpg

与此同时
在奋不顾身的医护之外
还有各行各业的人员
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而奋斗
十二个时辰
每一个时辰
在羊城的每一个角落
均有广州职工在默默坚守
正是他们的付出
维系着城市的运行
为打赢疫情阻击战保驾护航
他们,是这座城市的守护者

十二时辰

昼与夜:他们始终奋战在救治病患一线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不是间普通的医院,它是一家以传染病救治为特色的综合医院,也是政府指定的传染病收治医院,更是这次广州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主战场。这里,是广州疫情防控的最前线。
市八医院医护人员为患者做检测.jpg
相比非典,这次战斗来得更早。作为广州市八医院的院长,有着30多年传染病防控经验的雷春亮凭借着职业敏感,嗅到武汉未明原因肺炎与SARS有很多相似的情况。1月3日,医院组织召开班子会;1月6日又召开了院长办公会专题讨论疫情应对,对职工开始了集中培训;1月17日取消中层干部休假,20日正式通知全院进入备战状态,春节期间不得休假。
虽然身经百战,但紧张气氛还是传导到了医护人员身上。年二十九晚上,医院ICU护士曹皇亮的妻子给他发了条信息:“这个年都不用过了。”“过年不重要,控制住疫情才重要啊。”没有多想,他本能地回答。
曹皇亮是全家出动,父亲在医院饭堂工作,妻子则在临床科室。疫情发生后,曹皇亮每天都在隔离病区,妻子自己也申请到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区工作。
曹皇亮5岁的儿子有天晚上发来视频邀请,“爸爸,我不想和奶奶洗澡,爸爸,我想你都要想哭了”,听着小糯米团子的声音,他有些眼酸。
市八医院医护人员在监测患者生命体征.jpg
许多医务人员都带着拉杆箱来到了医院。雷春亮的妻子是隔离病房的护士长,也一直奋战在一线,同一家医院上班的两个人,除夕后只碰过两次面。
这是此次疫情防控中,广州众多临床一线医务人员的常态。
他们不分昼夜,始终奋战在救治病患一线,战斗在广州疫情防控最前线。

晨间

子时(23:00—01:00):他们开始深夜的坚守
凌晨的广州凤凰山隧道高速黄麻收费站,寂静、清冷,连测温仪发出的一声声“嘀”响,都显得分外清晰。
零时将至,在新的一天的起始之时,收费站刚进行了一次交班。坚守在一线的收费员们戴好口罩、做好防护,严谨地进行着交接工作。收费一班副班长夏磊、收费员贺琦接过棒,开始了他们深夜的坚守。

1580790230241006236.jpg
1580790230324024387.jpg

“嘀……”随着测温仪发出的清脆声响,仪表上显示出了司乘人员的体温。“体温正常,请慢走。”这是自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以来,夏磊他们说得最频繁的一句话。
看着测温仪显示体温正常的那道绿光,贺琦心里升起一股安心的感觉,似乎这个夜晚也没那么冷了。
丑时(01:00—03:00):他们迎着寒风,战斗在广州入城检疫第一线
张斌,是广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白云一大队机动中队民警,他和他的同事们,始终战斗在入城检疫第一线。

微信图片_20200206120537.jpg

张斌负责的是夜班勤务,戴好护目镜、口罩、手套、鞋套以及单警装备,一站就是两个小时以上,同时还要密切观察每一辆出站口的车辆,使用“鹰眼系统”扫描并甄别车辆是否来自疫区,遇上有体温超标的人员要引导至指定安全区域进行再次核查,一班勤务检查不少于500辆车。
冷空气来临,凌晨3点的寒风让人难耐,长时间戴口罩让原本就有鼻炎的张斌十分煎熬,但一想到那些零距离接触疫情的医护人员,想到自己此刻正奋斗在医护一线的护士妻子,还有头顶的警徽,张斌又充满了力量。
寅时(03:00—05:00):他们目送检修完毕的列车出库
地铁,是市民出行最常乘坐的交通工具,也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点场所。
深夜,当人流散去,列车便要归库。而这时,地铁的车辆检修工才能开始他们夜班的工作。
为了保障列车在第二天清晨能够迎着朝阳“满血”从车库出发,检修工会对列车进行全面检查和修理,检查的每一步,都务必细致入微。
32岁的刘家良,便是广州地铁的车辆检修工班长。这个特殊的春节,他选择了坚守岗位,与万千同事一同抗击疫情。

微信图片_20200206120330.jpg

每天除了进行列车检修,刘班长还要做好列车设备的消毒工作。疫情防控以来,广州地铁对列车的清洁和消毒工作进行了加强。更换空调滤网的频率从之前的15天一周期调整为7天一周期;空调滤网在清洗、浸泡消毒、晾干的基础上,还增加喷洒消毒水的工序;对车厢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消毒,采用消毒水喷射空调出风口、回风口。
大约在凌晨4点,对地铁的检修工作才告结束。而后,检修工将一列列“健康”的列车交给地铁司机,并目送司机驾驶列车出库。
6点,晨曦破晓,广州地铁将开始运营。列车将载着乘客,到达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日间
时间进入辰时,一天也进入白天。当人们从梦中苏醒,因为假期延长得以宅在家中躲避病毒之时,各行各业的广州职工却因疫情防控及维系城市正常运行的需要,不得不走上街头,直面暴露在病毒面前的风险。

辰时(07:00—09:00):为保障司乘人员安全,出车前他对出租车进行彻底消毒
现年55岁的张振新,是广州公交集团白云(广交)公司的一名资深出租车司机。祖籍湖北荆州的他每当过年都会主动留守广州服务春运保障工作。今年,是他服务的第21个广州春运。


大约在早上8点,张师傅开始他每天的工作。为防控疫情,公司为驾驶员配备了口罩、消毒液、手持体温测量仪等防护设备。每天,张师傅都会严格按要求落实“上车检测体温、下车及时消毒”的防疫防控工作。他还随身携带着一小瓶医用酒精,每次搭载乘客后都会对车内进行喷洒消毒,特别是座椅、车把手等重点位置,确保车辆安全卫生,保障乘客和司机的健康安全。
2月4日上午,张师傅接到了一个特殊的任务:将一名医护人员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送到增城。这是他加入公司近日所组建的“广州防疫应急爱心出租车队”以来接到的第一个任务。
这个爱心车队拥有180辆爱心出租车,为重要交通枢纽普通发热旅客、奋战在疫情防控工作一线的医护人员等解决交通出行的后顾之忧。
午时(11:00—13:00):他们需要抓紧报送疫情防控工作摸查情况
“您好!我是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今天再来探体温……”1月29日上午11时许,北京街都府社区里,由都府社区党委书记郑江虹、北京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吴慧敏和北京街派出所民警陈伟灵共同组成的“社区力量三人组”上门向一名从武汉出差回来的居民了解情况。


装备N95口罩、护目镜和防护衣的吴慧敏医生要近距离测量体温,防护到位,而戴着外科口罩的郑江虹和陈伟灵则与居民保持两米以上的距离。一名社区党员、一名社卫医生加上一名社区民警的搭配,是越秀区社区疫情防控人员组成的标配,被称为“社区力量三人组”,从1月24日开始就投入工作。
郑江虹则抓紧返回社区居委会,汇总情况和数据,在中午12点前报送疫情防控工作摸查情况。
除了上门排查,还有不少社区、镇街采取了“电话+走访”排查的方式,以助疫情防控。
“喂,新年好!我是东南村网格工作站的工作人员,居住在你们出租屋的的那个湖北武汉的租客回来了吗?”“新年好,您是居住在东南村XX街巷的陈先生吗?你今年回湖北过年吗?”
这是化龙镇东南村网格工作站工作人员何志颖工作时的一段段通话记录。
放弃春节假期,何志颖和他的“战友们”每天戴着口罩,穿街过巷、服务网格,又或不厌其烦开展电话询问工作,奋战在防疫工作的第一线。每天,他们要跟进的数据多达100条,至少要打10个电话回访。


何志颖,只是化龙镇来穗中心网格管理队伍中的其中一个缩影,他们奋战在基层“战疫”一线工作中,他们诠释了身上的那份责任和担当。

夜间
日落而息。当不少职工下班歇息,仍有人在为疫情防控而劳作。

戌时(19:00—21:00):结束工作,他给身处湖北的家人致电问候
每晚8、9点,出租车师傅张振新才结束他一天的工作。此时,他才有时间拨通远在湖北荆州老家母亲的电话,和亲人视频聊天。张振新将近80岁的父母和岳父母都在老家过年,受疫情影响,荆州也同样“封城”了,他对此很是牵挂。
“喂,妈,最近家里怎样了?您们两老在家一定要照顾好自己,记着多穿点衣服,勤洗手,最近少出门啊。”虽然每天只是简单的问候,但这一通电话,既让张振新感到心安,也让身处千里之外的家人感到心安。
亥时(21:00—23:00):他们仍在加班加点赶制口罩
对于此次防疫,N95口罩是非常重要的防护物资。1月30日,广州唯一拥有医用N95防护口罩生产资质的工厂——广州市保为康劳保用品有限公司,就已经开始在花都恢复生产医用N95口罩。


据了解,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后,正值春节假期,保为康劳保公司的员工都已返乡。接到命令后,为了支援疫区需求,老板又以5倍工资请回来了80位工人。面对大量的口罩需求,工人们加班加点轮番赶制,从早8点到晚上12点下班,完成了每天50万只口罩的产量。从那时至今,工厂一直在加班加紧生产,持续供应一线。
曹皇亮、夏磊、贺琦、张斌
刘家良、张振新、郑江虹
吴慧敏、陈伟灵、何志颖……
他们或许平凡
他们的名字或许不为大众所知晓
这样的职工,还有很多很多
但正是这些平凡的职工
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为防疫工作铸就了坚不可摧的铁墙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我们,终将胜利!